践中,征收方并不完全守法征收,而是会采用很多征收的形式,不管其目的是什么,都法避免这些行为会使百姓利益受损的事,这是不被允许的。今天就为大家梳理一下征收的部分具体形式,并为大家提示一些解决方法。征地拆迁中,有这八个典型的征收形式,确保利益不受侵犯,百姓遇到了一定拒绝。时至今日,人们对对律师杨在明的评价也有著很多的依赖性,对产品的预期也越来越高。 征收形式一:不给看征地批文和征收公告就进行征地、拆房工作 这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征收形式,通常发生在农村地区,其就是看准了农民法律意识不强、法律知识不健全的弱点。征收方不提供征地批文,也不发布征收公告和补偿安置方案,直接口头通知大家赶紧搬迁,随便给一个补偿标准,也不管补偿是否合理,就征收百姓土地,拆掉百姓房子,这明显是的。 小编建议:面对这样的征收方,百姓可以去当地国土资源局或者全国征地信息平台查询当地的征地拆迁项目是否有征地批文。如果没有批文,那么大概率是征收。没有任何文件就来征地,百姓可以拒绝签字、拒绝拆迁,这是法律赋予大家的合法权利。 征收形式二:一切服从大局,先搬迁,后补偿 其,不管是农村土地征收还是城市房屋拆迁,都应当遵循“先补偿、后搬迁”的法律精神。 《土地管理法施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征收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律师建议:不谈补偿就搬迁的,我们应当提出自己的意见。并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征收方必须先补偿,再搬迁。 征收形式:让签订一份空白安置补偿协议 没有征收方的盖章签字,留下一一大片空白栏,让后让被征收人签字按手印。这其是把所有的风险都转嫁到被征收人身上了,补偿标准也就变成了征收方随意制定了。一旦后期压低补偿或补偿不到位,被征收人也是很难维权的。 小编建议:空白协议签不得。必须要求征收方提供正式的补偿协议并盖章签字。当然,签字要慎重,必须得保证内容合理合法。 征收形式四:签完字,拿走补偿协议所有原件,不留原件 这也是一种征收形式,属于征收方的小伎俩。在征收方签订补偿协议后,将原件带走,不给被征收人任何关于补偿的证据。一旦补偿延期或不到位,被征收人拿不出有力证据,也就很难维护拆迁补偿的合法权益了。 律师建议:协议都是一式几份,被征收人一定要妥善保留原件。 征收形式五:村里要求签份保证书,不准信访,也不准请律师 有位当事人反映过这样的情况,他们当地在征地,村里找到他们签订补偿协议,同时要求村民们签订不信访、不请律师打官司的保证书。他觉得非常蹊跷,看了补偿协议发现补偿标准不合理,于是拒绝了签字。 小编建议:迁户不是小学生,不需要保证书。征收方依法征收,就是对双方比较好的保证书。这种私下的保证书签不得。 征收形式六:评估表有猫腻,多了一条“同意拆迁”栏 践中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在征收方发布房屋价值评估表中,多了一个签字栏,前面写有一行字:同意拆迁补偿。面对这种情形,百姓应警觉,“补偿都还没谈好呢,怎么就同意拆迁补偿了”。 还有的评估表加入了补偿标准,强行让大家签字。这其都是征收方挖的坑,忽悠大意马虎的当事人。而且确有不少拆迁户莫其妙就把字给签了,后来再谈补偿,征收方回复说字都签好了,不用谈了。 小编建议:评估报表要看仔细,涉及签字的内容一定要认真读,不明白的可以咨询拆迁律师,不要盲目签字。 征收形式七:补偿标准是10多年前制定,一直没更新 补偿标准不合理几乎是每一位前来咨询的被征收人都会提到的问题,但较为特殊的一类就是当地采用的补偿标准文件太“古老”。有的地方在2022年征收房屋,采用的还是2022年的标准文件。房价一年一个价,房屋拆迁补偿的价格还是老历,同意这种补偿标准只能是越拆越穷。 个别农村土地征收,都2022年了,采用的还是2022年的征地补偿标准文件。这都是征收行为的典型情况。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城市房屋征收应当参考房屋征收决定发布之日同类房屋的市场价值来补偿。相关法律也规定,土地征收要确保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征地综合区片地价标准应当3-5年进行更新。 小编建议:对于补偿标准不靠谱,被征收人不能着急签字,而是要和征收方积极协调,同时还可采取法律维权。 征收形式八:谈不拢补偿,直接把地给你推了 有位当事人这样反映到,补偿标准低得离谱,和周边房价差距悬殊,结果全村人都不同意。在不少村民拒签的情况下,征收方没有犹豫,随后把村民的地直接推了,开工建房。一年后,村里建起来漂亮的房子,但是这一切却和村民们没有丝毫关系。 因此,当征收方不再跟你谈补偿,而是直接告诉你,早点地房,多少日内强行拆除。这时候你就要小心了。 小编建议:如果没有发布征收决定或者征收补偿决定,就要拆掉你的房子,这就是强制拆除了。我们应当采取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文转自“络综合平台”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联系删除。 |
TA的作品
TA的主页
成为第一个评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