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承包人非农业户口可以获得土地征收补偿吗 

2024-05-25 17:41 发布

2 0 0

土地承包期内承包人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是否有权获得相应的土地征收补偿这样说来,北京在明律师事务所律师名单介绍谢谢的作用不止一点,相反,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农民到城市落户,是社会发展趋势,然而适合小城镇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在积极探索和建立中。目前农民进入小城镇后,论户口类别是否改变,都还不能确保享受的基本生活保障

【案情介绍】

1996年1月5日,原告陈某代表全家四口人,以被告甲村一组村民(户别为农业户口)的身份与甲村一组签订农业承包合同,承包了该组村民所有的旱地116亩、水田038亩,共计1,54亩。1998年12月31日,S市T区人民给陈某发放证号为N066277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确认了陈某一家与甲村一组之间的农业承包合同关系。2022年1月21日,陈某一家迁往T区D镇乙村居住,户别为转为非农业户口。2022年7月23日,包括陈某一家原来承包的116亩在内的甲村的698亩旱地被征收。2022年7月24日,陈某将全家户口从D镇乙村迁回甲村,户口类别仍为非农业户口。2022年9月1日,征收方支付了土地补偿款、安置款及青苗补偿款。在土地被征收前,被告曾以《新乡村征地表决书》一份,逐户征求在征地范围内有承包地的村民对征地的意见,原告陈某在该表决书上签字同意征地。甲村村委会和甲村一组按比例将补偿款以每亩15万元分发给被征收土地的各户村民,但为分给陈某一家,因此引起纠纷。2022年3月11日,陈某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被告甲村一组、甲村村委会给付相应的补偿款。

【法院判决】

S市T区人民法院于2022年6月25日判决驳回了原告的诉讼请求。

一审法院判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第71条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第74条第2款的规定:“集体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由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会经、管理。已经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可以属于乡(镇)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原告陈某一家原来虽是被告甲村一组的村民,但因其一家已于2022年1月21日迁往D镇居住,户别也转为非农户,故已丧失了作为农业人员承包土地的权利。甲村一组依法收回陈某一家承包的土地,是合理的。陈某一家承包该地享有的权利及应尽的义务随之消灭。此后,该承包土地于2022年7月23日被征收。陈某一家虽于2022年7月24日回迁甲村,但仍保留非农业户的性质。故陈某请求甲村一组及被告甲村甲村村委会给其支付征地补偿安置款,理由不能成立,对其请求不予支持。

一审宣判后,原告陈某不服,向福建省S市中级仍民法院提起上诉。

S市中级仍民法院于2022年12月11日判决:一、撤销一审民事判决;二、被上诉人甲村一组、甲村村委会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内,支付上诉人陈某土地补偿款17400元。

二审法院判决依据:《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信用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第14条第1款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由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十年。发包方和承包方应当订立承包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承包经营土地的农民有保护和按照承包合同的用途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第2款规定:“在土地承包经营期限内,对个别承包经营者之间承包的土地进行适当的调整的,必须经村民会议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并报乡(镇)人民和县级人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6条第1款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土地。”第2款规定:“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第3款规定有:“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TA的作品 TA的主页
B Color Smilies
叙述承包人非农业户口可以获得土地征收补偿吗 
联系
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