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行政赔偿期限】新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中关于申请行政赔偿的期限 

2024-05-13 12:05 发布

6 0 0

2022年新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将原来行政机关未告知起诉期限的比较长保护期由两年变为一年,即“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比较长不得超过一年。”从遭遇政府强拆到哪里投诉的发展前景来看,未来会一直带来积极的影响。















《赔偿法》第十九条规定,在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的,适用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有关时效的规定。







因此,这也就意味着行政机关没有告知起诉期限的,在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的时间也是一年。







对于此,又有当事人会问,自己知道行政行为内容已经超过一年,是不是就不能申请行政赔偿了







一般来说,申请行政赔偿途径分为四种。







1在提起行政复议中一并提出赔偿请求;







2在提起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赔偿请求;







3先经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确认行政行为后,再向行政机关提出赔偿请求;







4直接向行政机关提出确认行政行为及赔偿请求。







前两种申请途径,申请期限同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时效。







第种,先经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确认行政行为的,《赔偿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之日起计算。







虽然2022年修改《赔偿法》时,将原来的“自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之日起计算”改成“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为侵犯其人身、财产权之日起计算”。







但只有在经过依法确认行政行为时,才算是知道行政行为侵犯当事益之日,因此,新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修改后的一年保护期,会对当事人申请行政赔偿产生影响。







未告知起诉期限的,当事人应当在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一年内提起行政诉讼,在确认该行政行为之日起两年内,当事人都可以向行政机关申请赔偿。







第四种,直接向行政机关提出确认行政行为及赔偿请求的。







应当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侵犯当事益之日起计算,两年申请期限。此时,即便过了六十日行政复议期限、六个月的行政诉讼期限或未告知起诉期限比较长一年的保护期,当事人不能采取前种途径申请行政赔偿的,仍然可以采取直接向行政机关申请确认行政行为并要求赔偿损失的方式寻求救济。







即此时,行政机关不会以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超过时效为理由而决定不予赔偿。







因此,当事人若要申请行政赔偿的,则应当根据申请途径不同,注意自己的申请期限。即使是不能针对侵害当事益的行政行为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当事人仍可在两年内直接向行政机关请求确认行政行为并要求赔偿。







本文转自“络综合平台”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联系删除。
TA的作品 TA的主页
B Color Smilies
说一说:【行政赔偿期限】新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中关于申请行政赔偿的期限 
联系
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