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天下碳监测即将开启第二阶段试点,监测设备成仪器企业布局新方向 

2023-12-27 20:38 发布

15 0 0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就碳监测相关进展回答提问。自动化流水线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到网站具体了解一下,有专业的客服人员为您全面解读,相信会有一个好的合作!





蒋火华介绍,2022年9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以来,试点工作总体进展比较顺利,全面完成了首阶段试点任务。重点有方面进展:一是初步组建了络。从到有建设碳监测络,现重点行业、城市、区域个试点层面全覆盖,5个试点行业共建成93台在线监测设备;建成63个高精度、95个中精度城市监测站点;有序施空气背景站点升级改造。二是探索建立了方法。碳监测技术指导会牵头组织试点单位及时总结技术方法,先后印发10余项碳监测技术指南或规程,涵盖重点行业、城市、区域、海洋碳汇等各领域。是深入开展了分析。主要开展了监测和核算数据的比对分析、由浓度到排放量的反演分析和时空分布的规律特征分析,切加强对碳监测数据的挖掘利用,增强了规律性认识。








碳监测的作用在以下方面有较好体现:一是有利于服务企业碳排放校核。总体看,CO2在线监测法与核算法结果整体可比。在线监测提供了另外一种计算碳排放量途径,可以提高碳排放核算的精准性,助力企业降碳减污。二是有望服务城市碳排放核算。试点城市可以通过探索构建碳排放反演模式,找寻由浓度数据到排放量的转化路径,更好了解自身碳排放情况。是有序推进与国际先进接轨。探索建立我国单独自主、国际等效可比的碳监测量值溯源体系,为开展碳监测统一标尺。





蒋火华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加强统筹协调,抓紧启动第二阶段试点,重点是做好方面工作:一是扩大行业试点范围。稳步扩大火电、钢铁等行业试点,逐步增加参试企业,提升试点工作代表性。二是深化技术体系构建。进一步完善碳监测技术指南和标准规范,为开展碳排放监测、碳通量监测、环境浓度监测打下更扎基础。是强化监测法精准支撑。加突破流量监测等碳监测关键技术,提升利用监测数据校核核算数据的科学性。





自动监测更加精准





碳监测是对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环境中浓度、生态系统碳汇以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等碳源汇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监测,其对象主要包括CO2、CH4、N2O等七种温室气体。





当前,国际通行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方法包括核算法和自动监测法两种。两种方法中,核算法较为成熟,成本较低,但主要依靠人为计算,容易出现数据造假问题。而自动监测法主要是通过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EMS)对温室气体的浓度和流量进行时、连续的测量,较少人为干扰因素,但成本和对设备的要求也更高。








2022年底,生态环境部发布《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明确碳评估要核算为主、监测为辅。当前,我国碳核算体系正在朝着统一规范的方向进一步完善,而作为其重要支撑的自动监测仍然刚刚起步。





2022年6月,发布《关于加强数字建设的指导意见》也指出,要加构建碳排放智能监测和动态核算体系,推动形成集约节约、循环高效、普惠共享的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服务保障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顺利现。





试点监测表明,火电和垃圾焚烧行业CO2在线监测法与核算法结果整体可比,成本也相当,有的还能减轻企业负担。目前,已有66台火电机组自愿与生态环境部联,自动监测能获取小时级的排放量数据,可更精准支撑碳排放管理。





碳监测蓄势待发,空间广阔





2022年,我国开始进行区域碳市场试点,碳排放权交易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市场化手段已显现出积极效应。2022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鸣锣开市,标志着全球比较大规模的碳市场正式启动。





监测、报告、核查机制是碳市场建设的基础,如何准确地监测、核算碳排放量是重点和难点,碳监测是辅助核算体系的重要支撑。环境监测总站于2022年2月成立碳监测工作组,牵头开展系统的碳监测调研、方案设计和试点工作,有序推进碳监测。





2022年2月份,由环境监测总站、计量科学研究院、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起草的《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点位布设技术指南(首版)》正式发布。该《指南》是我国首个规范城市大气温室气体监测的指导性文件,监测对象为CO2、CH4等温室气体浓度。





在3060目标下,碳监测市场空间较大,估算监测点和监测点的市场达74亿元。如果考虑企业自查和数据披露的需求,碳监测的市场空间更大;同时碳监测的施会带动常规污染物监测设备的更新换代,相关企业将迎来业务机遇。





碳监测成企业布局新方向





走访发现,与前几年相比,今年展会上的环境监测企业有明显增加,并且其中许多都摆出了温室气体监测的设备。





据悉,本届环博会比较大的亮点之一就是环境监测与仪器仪表展区参展企业数量较2022年增长了30%,展示规模已超过2万平方米。展商范围囊括了近450余家海内外企业参展,既有赛默飞、哈希、岛津、EH等国际品牌,也有聚光科技、皖仪科技、崂应海纳、天瑞仪器、力合科技、众瑞智能、享控智能、冷杉精密仪器、科瑞达等国内领先企业。





其中,从事高端仪器仪表国产替代的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也在展台上摆出了碳监测产品。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响应减碳政策号召,在短时间内研发出了高端碳监测设备的国产替代产品,推动设备使用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另一家监测企业武汉敢为科技有限的展台工作人员向介绍,从2022年开始研发了多款固定温室气体连续系统和便携温室气体分析仪,目前已经在山东济南、福建福州和内蒙古鄂尔多斯的温室气体试点项目中应用。





2022年9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选取唐山、太原、、杭州、盘锦、南通等16个城市,分基础试点、综合试点和海洋试点类,开展大气温室气体及海洋碳汇监测试点。





虽然现在碳监测还在试点阶段,市场前景并不明确,但政策指向在那里,我们作为企业还是要提前布局,等到政策下来了,起码能有东西可以卖。上述工作人员说。





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刘慧心在18日的环境技术大会上表示,双碳目标的现仅靠财政或者相关的公共资金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金融机构要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去投向双碳领域,支持整个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其中,绿色发展的第方市场,包括评估认证的机构和碳排放监测相关机构,都应该是监管层面鼓励的方向。
TA的作品 TA的主页
B Color Smilies
新闻天下碳监测即将开启第二阶段试点,监测设备成仪器企业布局新方向 
联系
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