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风向标华东师大科研团队现高帧频中红外单光子上转换光谱仪 

2023-12-27 17:17 发布

12 0 0

华东师大曾和平教授与坤研究员课题组在中红外高速光谱探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发展了宽波段、超灵敏、高帧频的中红外上转换光谱测量技术,其具有逼近量子极限的单光子探测灵敏度和近百万帧每秒的光谱刷新率,可为燃烧场分析、高通量分选和化学反应跟踪等应用所需的高速灵敏红外光谱测量提供支撑。相关成果以《H-SM-IS-PUS》为题于2023年5月9日在LPR在线发表。自动化生产线的最新消息可以到我们平台网站了解一下,也可以咨询客服人员进行详细的解答!


图1:LPR在线刊发曾和平课题组比较新研究成果


中红外波段包含众多分子振转能级跃迁的特征谱线,是分子的指纹光谱区。高灵敏、高速率的中红外光谱技术在天文观测、药物合成和环境监测等诸多应用中具有重要应用。然而,传统中红外光谱仪的性能往往受到探测器灵敏度及宽带光源亮度的限制。长期以来,现高信噪比的中红外高速光谱测量,一直都是红外光谱领域的研究热点。


近年来,频率上转换技术为红外灵敏探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该技术通过非线性过程将中红外波段转换到可见光或近红外波段,进而利用高性能硅基探测器现信号的灵敏捕获。当前,现宽带光谱范围内的高转换效率与低背景噪声仍颇具挑战。迄今,单光子水平的超灵敏中红外光谱测量仍局限在较窄的光谱范围内,单次测量谱带一般仅为数十纳米。此外,基于热辐或参量荧光作为照明源的上转换光谱仪,其较低的光谱亮度使得光谱探测速率受限。因此,现宽波段、超灵敏、高帧频的中红外上转换光谱探测仍具挑战,亟需发展高亮度中红外光源、高效率频率转换和低噪声光子探测等关键技术。





图2:宽波段中红外单光子上转换光谱仪示意图


为此,研究团队构建了具有单光子探测灵敏度和亚兆赫兹刷新率的宽带中红外上转换光谱仪(图2)。在中红外光源制备方面,利用氮化硅(S3N4)光子波导制备出覆盖15-42的宽光谱中红外超连续谱光源,相对传统热辐光源具有更好方向性、更光束质量以及更高光谱亮度,且通过波导结构色散调控与泵浦光场时频控制,可以现光谱覆盖范围以及光谱平坦度等参数的定制与化(图3)。此外,相对于基于固态光学参量振荡器的中红外制备方式,基于光学波导集成的超连续谱源可以直接兼容光纤激光,为发展高集成、高稳定的中红外宽带相干光源获取提供了有效途径,有助于提升后续光谱测量的信噪比与刷新率。


图3:基于氮化硅光子波导的中红外超连续谱产生,光谱覆盖范围15-42


在中红外光谱探测方面,研究人员发展了同步脉冲泵浦的非线性频率上转换探测技术,通过制备与红外信号光子时域高精度同步的泵浦脉冲,在啁啾性极化铌酸锂非线性晶体中现了1700超宽带的中红外高效转换,然后借助高性能可见光近红外分光与探测器件,现了高分辨、高灵敏的中红外光谱测量(图4)。为了进一步压制参量荧光噪声与环境背景噪声,研究人员结合高效空间滤波与光谱滤波技术,获得了高达210B的噪声抑制比,利用硅基EMCCD比较终获得了02光子纳米脉冲的超灵敏度中红外光谱,光谱分辨率为51。进一步地,得益于高亮度的宽带中红外源、高效率的频率转换以及高抑制比的噪声滤波性能,研究者利用高性能硅基CMOS相机现了高达212,500帧的光谱采集速率,比此前相关报道在相同信噪比下提高了至少一个数量级。





图4:宽波段中红外上转换光谱,探测灵敏度达02光子纳米脉冲。


值得一提的是,所发展的中红外光谱仪利用硅基探测阵列,能够在室温条件下工作,有助于其在际应用中的稳定运行。在未来工作中,可将直波导换成双芯氮化硅波导,从而产生更加平坦的中红外超连续谱;通过化频率转换泵浦脉冲的光谱宽度,利用啁啾脉冲非线性上转换技术,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光谱分辨率;同时,将面阵列COMS相机换成线阵列,有望将光谱采集速率提高到MH以上。该光谱仪具备的宽带光谱覆盖、单光子灵敏度和兆赫兹刷新率等性能可为燃烧场分析、高通量分选和反应跟踪等领域的红外瞬态光谱测量提供有力支撑。


本项成果得到了大学郭海润教授团队的支持,论文首作者为博士研究生郑婷婷,通讯作者为坤研究员与郭海润教授。


近年来,曾和平教授与坤研究员课题组在红外光子非线性测控方面开展了系列创新研究,先后发展了中红外单光子上转换成像技术[LPR15,2100189(2022)]、中红外非线性广角成像技术[NC13,1077(2022)]、中红外单光子单像素成像[NC14,1073(2023)]等。相关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基金委、市科委、重庆市科技局与华东师大的资助。课题组::。


附:论文链接:H-SM-IS-PUS
TA的作品 TA的主页
B Color Smilies
新闻风向标华东师大科研团队现高帧频中红外单光子上转换光谱仪 
联系
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