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现低性量子点电子转移与能量转移光催化 

2023-12-27 15:00 发布

12 0 0

近日,我所光电材料动力学研究组(1121组)吴凯丰研究员团队在量子点电荷能量转移与光催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现了一类低性量子点作为强还原剂和线态敏化剂的有机光催化应用。气密检测仪的最新消息可以到我们平台网站了解一下,也可以咨询客服人员进行详细的解答


光诱导电荷能量转移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有机催化反应。常见的光敏剂主要是吸收可见光的有机分子或过渡金属(例如钌、铱)络合物。近年来,机量子点因其出色的捕光能力和易调谐的带隙及氧化还原能力被发展为一类新型光敏剂。然而,目前报道的量子点光敏剂至少存在个问题,这些材料大都含有剧金属镉、铅等,可能限制其大规模应用;已报道的量子点光敏剂在其氧化还原或线态敏化能力上并未超越经典的过渡金属钌、铱络合物,因而不具备其不可替代性;量子点的激发态寿命一般在纳秒量级,制约了其电荷能量传递效率。


本工作中,团队制备了一种新型的量子点光敏剂,用于解决上述个问题。该新型光敏剂基于ZSZS蓝光量子点,不含剧金属。研究发现,该类量子点的光致还原能力和线态敏化能力强于经典的过渡金属钌、铱络合物;通过在量子点表面修饰羧基化的二苯甲酮(或联苯)作为电子(或线态)受体,可获得长寿命的电荷分离态(或分子线态)用于有机光催化。


该工作以卤代芳烃的光致还原脱卤反应为切入点,发现未做修饰的ZSZS量子点反应收率较低。团队采用二苯甲酮修饰量子点表面之后,反应收率获得大幅提升。超光谱测试表明,量子点与二苯甲酮发生光致电子转移,产生长寿命(440纳秒)、强还原性的二苯甲酮阴离子,可高效驱动脱氯、脱氯偶联以及丙烯酸酯聚合等各类反应。此外,以联苯为表面受体时,量子点到联苯发生光致线态传能。高能量、长寿命(12微秒)的联苯线态可高效驱动苯乙烯的[22]环加成和烯烃羰基PB加成。


该工作制备了一类低性、强还原性、强敏化能力的新型量子点光敏剂,通过在量子点表面修饰功能化分子作为电荷或能量储存媒介,克服了量子点激发态寿命短的限制,提供了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量子点光敏剂设计策略。该体系可进一步拓宽底物的适用范围,驱动更具挑战性的电荷能量转移有机光催化反应。


吴凯丰团队近年来基于时间分辨光谱对量子点与有机分子间的电荷能量转移机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了量子点与有机分子电荷转移中的累积电荷效应(JACS,2022;JACS,2022),并在单电荷转移体系中成功观测到M反转区间(NC,2022);揭示了量子点尺寸和分子构型对线态传能的影响及其物理机制(JACS,2022;ACIE,2022);建立了电荷转移介导线态传能的各类新机制(NC,2022;JACS,2022;NC,2022),并阐明了电子自旋在其中起到的关键角色(JACS,2022;C,2022);面向际应用开发了低性的CIS2、IP和ZS等量子点作为各波段的线态敏化剂(JACS,2022;JACS,2022;ACSEL,2022)。近期,团队开始探索这些电荷能量转移机制在光催化合成中的新型应用(C,2022;ACIE,2022)。


上述工作以L-TZSZSQDPPaTSOT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CIE)上,并被选为热点文章(HP)。该工作的首作者是我所1121组博士后聂成铭与博士研究生蔺煦阳。上述工作得到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TA的作品 TA的主页
B Color Smilies
分析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现低性量子点电子转移与能量转移光催化 
联系
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