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江苏利用新技术,培育新品种转方式增效,提高积极性 

2023-12-27 12:29 发布

14 0 0

眼下,正值高温之时,也是水稻前期生长关键期。连日来,在江苏省扬州市农业生产一线看到,农技人员正冒着高温不停忙碌在田间地头,指导农户补秧、开渠、放水、施肥在江苏里下河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连片的稻田里,布满了密密麻麻标注不同新品的牌子,有的早稻品种已拔节,中晩稻、迟播稻全苗齐苗,长势喜人。我们今年试验基地种植了4万多份育种材料,组织科研人员插秧就用了10多天。这些通过现代生物技术选育的新品,还需经过多轮比较试验和试种,论证其抗病能力和丰产性等,从中再筛选出一批高抗高产新品,提供给农场或种粮大户进行示范种植。该所所长李爱宏研究员说。利用新技术,培育新品种在李爱宏看来,确保秋粮高产,关键要能够抵御住重大的病虫害,避免造成大面积减产。因此,必须从育种开始,提高我们作物品种的抗性水平、减少农药使用,这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目前,在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比较主要的病虫害,小麦是赤霉病、蚜虫等,而水稻影响比较大的是稻瘟病等。过去,为现高产,采取的是高投入,但大量农药的使用带来的危害不小,水土污染,农药超标,造成食用不安全。江苏又是稻麦两熟地区。去年,由于11月份连续阴雨等气候等影响,小麦迟播现象比较严重,有的比正常播种要迟10多天,这对后茬水稻播种直接带来了挑战。我们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针对江苏农业生产上的重大关键问题,利用新的分子育种技术,培育一些关键的具有重大突破的新品种,验田中展示的品种,都是比较新选育出的不同的品种,包括耐迟播水稻、扬州炒饭专用品种等。李爱宏说。里下河农科所针对稻麦重大的病虫害,培育出抗稻瘟病的质水稻品种金香玉1号;针对苏浙沪地区老百姓喜食口感偏香软稻米,又在主推品种的基础之上,培育了一些改良和提高香软特性的品种,如香缘99、扬香玉1号等,既确保产量安全,也确保了稻米品质。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河东村,是里下河农科所建立的新品试种示范基地。7月3日,正在大田查看苗情的该所水稻研究室主任肖宁说,这里也是我们所的农业科技服务点,同时也是我们与扬州市邗江区共同验的一个重点项目。去年,里下河所与当地种粮大户徐扣成合作,小规模示范种植了金香玉1号新品,从前期良种选配到整个水稻生长过程,都由所里们的专家全程指导,尽管迟播了近一个星期,但由于肥料和配套的栽培措施及时跟上,示范亩产现750公斤。高抗高产新品和科学合理的栽培体系,使农户现增产增收,更是尝到了科学种田甜头。今年,徐扣成在专家建议下,采用机插秧方式,扩大种植到了200亩。后期的管理打药、施肥等,我们将指导农户采用人机方式来进行,从种植效益来讲使用人机、机插秧等机械化设施,不但解决了农业劳动力不足问题,也减少后期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种植的成本得到显著的下降。肖宁说,特别是今年播种以来,没有连续的阴雨天气,水稻长势较往年还要更好一点。地物光谱仪的相关资讯可以到我们网站了解一下,从专业角度出发为您解答相关问题,给您优质的服务!


转方式增效,提高积极性伏是一年中比较热的阶段,近期高温、高热、高湿的桑拿天频繁出现,江苏水稻苗情如何来到扬州大学张洪程院士的盐城大中农场绿色人化示范区,扬州大学农机专家张瑞宏教授戴着一高草帽,正和协同创新团队人员在稻田反复察看苗况。农机农艺相配套,数字化、人化、精准化作业是发展方向。我们自主研发的九道工序一次作业技术装备,耕播质量到底如何,符合不符合农艺栽培要求的齐苗壮苗,每个环节都需要去验证,不断去改进,既让耕播的农艺效果好,又能现省时省工省肥。张瑞宏说。


该区总示范面积2000亩,前茬是小麦,示范区内对农麦88、农麦126各260亩进行了对比。6月3日,由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的专家产验收显示:攻关方平均亩产6902公斤,其中比较高田块亩产6989公斤。张瑞宏说,该攻关方前茬为水稻,采用人驾驶系统与自主研制的耕种管一体智能机配套,进行施基肥、双轴旋耕秸秆全量还田、一次镇压开种行、控深播种、浅旋覆土、二次镇压、开排水沟等多道工序复式人化作业,行小麦全程肥料一次性施用、病虫草害人机飞防等技术。


用验收专家组组长的话来说,小麦绿色丰产人化栽培技术,不仅大幅度减轻了小麦田间栽培作业强度,大幅度提高麦作舒适度,而且有利于小麦规模化稳产,应用前景广阔。农机农艺的质性融合是推动稻麦绿色高效发展的引擎,农机具研发千万要围绕农艺这个核心转,要以农艺要求为比较高目标,以往粮食丰产只是栽培,肥料,植保的事,其农机的作业质量对粮食丰产的影响更大,农机的秸秆还田质量高不高,整地质量高不高,播种质量高不高,这些都是关键。张瑞宏说。江苏里下河地区是稻麦主产区,今年与往年正常情况不同的是,多地出现水稻迟播,且由于雨水减少,给水稻生长和丰产带来双重考验。目前,我们和扬大兴化乡村战略研究院合作在该示范点采用北斗导航数字化九道工序种植,现在面积已扩大到1000亩,选用高抗高产南粳9108,每亩仅用种18斤左右,比常规直播节约6斤,除了省工,还节种节肥节水,每亩比机插秧可节本250元以上。万科集团兴化八十八仓农场负责人邢玉平说。前段时间,为了抢农时,及时把种播下去,我们科研团队人员在多个示范点,行包干制,教师亲自开拖拉机,博士化身农机手,连续10多天,早上5点左右就下地,一天顿方便面,晚上10点多才收工,一天一台机器播70亩以上,抢回了播种期。现在,稻苗也长到8公分左右。该科研团队高级工程师金亦富说。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绿色丰产人化栽培技术,已走出江苏,开始在新疆、河南、安徽等粮食主产区开展示范,今年示范面积可超5万亩。在相关专家看来,现在,粮食生产比较重要的是要定位好,走什么样的路,重点解决哪些问题,尤其是提高老百姓的种植效益,提高种粮者的积极性,这是一个核心。现在已从过去的千家万户小农户的种植转向了集约化规模化的种植。种植方式的变化,对品种的需求也有相应的要求,其中机械化的操作对品种就有相应的要求,要适应未来的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必须在品种抗倒性要进一步提高,要有显著的增强,要求品种发芽特性要好,在机械播种的情况下很容易的全苗齐苗。这就需要育种方面的进一步努力。相关育种专家认为,下一步,要围绕提高水稻的品质和稻麦产业发展安全需求,重点在关键问题上进行科技攻关,通过产学研用结合,大面积推广种植一批选育出的新品,进一步提高氮肥的使用效率,培育肥料利用率更高的品种,来现资源的基于化利用,现效率的进一步提升,为推进乡村振兴和进一步提高种植者的效益,提供科技支撑。
TA的作品 TA的主页
B Color Smilies
今日要闻江苏利用新技术,培育新品种转方式增效,提高积极性 
联系
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