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华西医院多项“产教融合”创新成果亮相四川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 

2023-12-27 10:12 发布

13 0 0

仅需半小时通过3D打印出为患者订制的外固定支撑器材,现毫米级精确定位的神经可视化脊柱微创手术导航系统在3月16日至18日举行的四川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上,作为依托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组建,以产业孵化为核心的新型综合研发机构以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产业代表,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多项产教融合创新成果亮相展会。气密检测仪的最新消息可以到我们平台网站了解一下,也可以咨询客服人员进行详细的解答


神经可视化脊柱微创手术导航系统。


这是本月刚刚下线的智能3D医疗高速打印系统,它可为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等患者,量身定做外固定支撑器材。该研究院精创浩达团队负责人、原华西医院放科医生吴文韬说,在此次展会期间亮相的由团队自主研制的3D-HSP系统,采用全球首创冷凝固化支撑架医疗3D高速打印技术,配合其具有专利配方生物高分子打印材料,可在30分钟内完成过去需要近7小时现的外固定支撑器材3D打印,并现自动下料、人值守。


研发中,我们将打印质量和效率进行了平衡,自主开发智能化全自动云影像处理系统及数据平台,研制出具有专利配方的生物高分子打印材料。吴文韬说,医生在云端系统操作完毕,打印机便自动开始打印,支具打印完成后会被自动传送到卸模箱中,医生可以在该系统上连续扫描多个患者的数据,点击打印按键后即可离开,须守候,打印系统将自行逐个打印,直到打印完毕,完全现智能全自动化。


2022年,在成都市高新区首批揭榜挂帅岷山行动计划支持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引入国内外高尖科技创新团队或科研机构,依托级科研平台转化医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围绕医疗机器人产业技术方向,建设了西部首家集产学研为一体,以产业孵化为核心的新型综合研发机构华西医疗机器人研究院。


我们的主要研究方向涉及医疗机器人、高端医学影像、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目标是突破医疗机器人中配准与空间映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等技术瓶颈。研究院院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生物医学大数据中心研究员李康说,研究院组建后已于去年3月成立成果转化主体企业,开展相关研发及成果转化。


展会上亮相的神经可视化脊柱微创手术导航系统,是来自华西精创脊柱微创手术团队的研发成果。该团队负责人、华西医院骨科医生王贤帝说,该系统采用手术器械定位技术,结合前沿的医学图像技术及人工智能算法,可在术中提供安全精准导航,提高手术效率2-3倍,手术时长压缩一半,并同时减少80%的线,使用现零辐。科研攻关中,我们独创了神经可视化技术,并原创了定位系统、高仿真图像重建技术等,可现1毫米的精确定位,在零辐下时还原手术场景。王贤帝说。


李康表示,目前研究院已经形成了以平台聚拢、高校和社会资源,向市场需求靠拢,通过引导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运行模式,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医疗机器人产业生态系统和医疗机器人产业链,满足我国诊疗康复技术和医疗器械装备产业发展战略需求,推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


李康举例说,如研制的3D医疗高速打印系统的团队,就整合了专业临床和影像医生、AI算法、医工融合设计、工程软硬件研发、生物安全性材料研发及大数据云技术团队,并与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及华西第二医院、口腔医院等多家院校展开临床与科研合作,通过深度挖掘创新医工技术融合在临床手术的应用,积累22项专利和6本软著等自主知识产权。


研究院的中医智能诊疗研发团队成员,则主要来自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其自主研发产品中医智能舌诊仪先后取得多项软著和专利并成功入选工信部揭榜项目。团队负责人张劲说,通过原创的高精度图像定位引导与识别、高精度图像还原、图像解析算法自动化分类等技术,该设备将深度图像处理、图像识别等运用于中医舌诊仪领域。目前可针对舌色、舌形、舌态、苔质、苔色等,现裂纹舌、水滑苔等近40个种类的识别。作为集诊断、监测、干预为一体的智能便携设备,其未来可广泛用于检测身体体征。张劲说。


而研究院的逻辑生命智慧数字康复团队,则由来自讯、华为、招银科技等企业的工程师们与华西医学大数据中心联合组建。研究院逻辑生命团队负责人张泰略介绍,团队自主研发的H物联手部康复机器人有着秀的人体工学设计,同时工作在基于MQTT物联协议的数据采集与信息管理后台之上,使整个产品的易用性相较于传统产品有了质的提升。


未来,我们将力争形成跨学科、跨机构、跨国界的协同创新体系,通过院地、院企合作,产学研医工结合,弥补我国在胸腔穿刺手术、关节手术、脊柱手术、介入手术、康复科、护理部、急诊科、ICU以及放检验科机器人及高端医疗设备产品上的空白。李康说。
TA的作品 TA的主页
B Color Smilies
今日要闻华西医院多项“产教融合”创新成果亮相四川国际健康产业博览会 
联系
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