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大发展固体核磁共振方法揭示氟离子通道渗透机制 

2023-12-26 15:32 发布

24 0 0

核磁共振方法除可获得分子结构信息外,还可观测分子的动态特性,这些可为阐明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功能机制提供重要信息。随着高速魔角旋转技术的发展,固体核磁谱分辨率大幅提高,从理论上突破了液体核磁观测的分子量的限制,逐渐被运用于研究磷脂膜环境中的膜蛋白等超大生物分子复合物体系的动态构象。但低信号强度和低分辨率限制了生物分子固体核磁研究的广泛开展。自然界中氢原子和氟原子的旋磁比大、NMR信号强,是比较理想的NMR观测对象。氟原子在生物分子结构中极少存在,观测背景信号,是理想的NMR观测探针。因此,氢检测和氟检测方法的发展可能显著扩展固体核磁在复杂生物体系中的运用。自动化生产线的最新消息可以到我们平台网站了解一下,也可以咨询客服人员进行详细的解答!


2023年8月23日,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研究中心史朝为课题组在国际著学术期刊SA上在线发表了题为FF-NMR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以氟离子通道蛋白F-E1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氘代和19F定点标记方法,发展并化膜蛋白固体核磁氢检测及氟检测研究方案,为膜蛋白核磁研究提供新思路。





环境中的氟离子可通过弱酸积累效应在细菌细胞内积累,产生害作用。微生物通过F-膜转运蛋白将F-运输至体外进而抑制其性作用。来自F()家族的F-E1蛋白是由130个左右的氨基酸组成的离子通道,具有独特的双重拓扑二聚体的结构,且对氟离子具有高度选择性。静态的F-通道蛋白的晶体结构难以描述F-渗透的具体机制,F-通道蛋白被抗体类似物固定在一种构象上。氟原子和氧原子相似的电子云密度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数据使得晶体结构中极性轨道()上的氟离子结合位点(F1F2)引发争议,另外突变体功能保留或丧失的机制目前仍不清楚。


研究团队通过观测磷脂膜环境中的F-E1在不同氟离子浓度中的构象,结合基因密码子扩展方法,在蛋白质前庭位置引入非天然氨基酸氟甲基苯丙氨酸(F),设计19F-19F自旋扩散验,验证了F-E1存在新的氟离子结合位点(F0)。研究团队利用1H-1H自旋扩散验直接检测水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通过氘代来减少氢原子的非相干背景,结合-NH谱图以及自旋扩散传递和衰减规律,得到了主链酰胺质子和水分子的距离信息,证明了F1位点结合的是水,而不是氟。


此外,晶体学研究法从结构的角度解释F80M突变体具有功能活性而F83M突变体丧失功能活性的现象,研究团队通过分别对比F80M、F83M和野生型蛋白脂质体样品的碳检测谱图,结合液体核磁共振技术验证1突变体功能,发现1是F83M突变体丧失通道活性的重要因素,进一步揭示了1在F-渗透过程中的重要性。综上,研究团队更正了先前推测的氟离子通道离子配位位点,提出氟-水交替--的渗透模型,为全面理解F通道中的渗透和门控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科学技术大学张瑾、宋丹、李娟以及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FKS为该论文的共同首作者,科学技术大学微尺度物质科学研究中心史朝为特任研究员为该文章的通讯作者。科学技术大学的龚为民教授、田长麟教授、项晟祺教授以及德国J研究中心的PC和MA-P教授团队也参与了该研究工作并给予了大力帮助。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科学院、科学技术大学以及德国科学基金会的经费资助。





(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研究中心、科研部)
TA的作品 TA的主页
B Color Smilies
最新:科大发展固体核磁共振方法揭示氟离子通道渗透机制 
联系
我们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